技術文章
更新時間:2025-11-04
點擊次數:56
谷胱甘肽S轉移酶標簽(GST-Tag,26 kDa)與谷胱甘肽樹脂的親和力源于天然底物-酶相互作用:還原型谷胱甘肽(GSH)通過硫原子與GST的疏水口袋形成氫鍵網絡,解離常數(Kd)低至10?? M。這種高特異性使得一步純化即可達到>90%純度,但前提是樹脂配基密度≥8 μmol GSH/mL凝膠,且載體為6%交聯瓊脂糖(如BMR2010),確保流速60 cm/h下背壓<0.3 MPa。
裂解緩沖液:1% Triton X-100替代NP-40,避免A280背景升高;加入1 mM PMSF須在裂解后10 min內使用,否則半衰期縮短至30 min。
預處理:離心速度選擇12,000×g×15 min,去除不溶物;上樣前用0.45 μm過濾,防止樹脂微球堵塞。
谷胱甘肽樹脂平衡:5倍柱體積(CV)的PBS(pH 7.4)沖洗,電導率與樣本差異<5%,避免“鹽析"導致非特異吸附。
動態載量測試:將1 mg GST-GFP融合蛋白(分子量54 kDa)以0.5 mL/min加載至1 mL BMR2010柱,穿透10%時計算載量,實測值≥8 mg/mL(理論值10 mg/mL),差異源于標簽折疊效率。
分段洗脫:5 mM GSH預洗脫去除弱結合蛋白,10 mM GSH洗脫目標蛋白,收集2 CV后切換至20 mM GSH確保全回收,避免“拖尾"導致稀釋。
再生方案:3倍CV的6 M鹽酸胍去除頑固吸附蛋白,隨后用3倍CV的70%乙醇消毒,最后用10倍CV的PBS平衡至中性。鹽酸胍處理次數≤20次,否則配基泄漏率從0.2%升至1.5%。
存儲條件:20%乙醇中4℃保存,每3個月檢測GSH配基密度(Ellman法),下降>15%需更換樹脂。
高背壓:檢查樣本黏度(≥5 cP時稀釋2倍),或篩板堵塞(反向沖洗0.1 M NaOH)。
低回收率:標簽未暴露(加入0.1% SDS溫和變性),或GSH氧化(DTT終濃度1 mM還原)。
雜帶污染:洗脫前用5倍CV的150 mM NaCl預洗,去除離子相互作用蛋白;若雜帶為GST二聚體,在裂解緩沖液中加入1 mM EDTA抑制金屬酶。
將BMR2010裝入XK 16/20柱(柱高10 cm),連接?KTA系統,設置梯度洗脫(5-20 mM GSH,10 CV),結合Superdex 200 Increase在線脫鹽,實現從菌體裂解到無標簽蛋白僅需2.5 h,回收率提升至85%。